大概數一下,TF-boys、SNH48、M.I.C男團、1931女子偶像.....,偶像組合好像越來越多,這是為什么呢?
不是所有組合都叫“偶像團體”
廣義的偶像當然可以包括所有被崇拜和追捧的對象,但在本文所探討的“偶像團體”,是一個更加具體的定義。
在正式討論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必須要分清楚兩個詞“偶像團體”與“歌手組合”。一般來說,區(qū)分“樂隊”與“組合”會比較容易:樂隊里樂手、歌手分工明確各司其職;組合則不然,雖然也會有分工,但基本上只是分頭應對不同受眾群體,唱跳表演還是要一起上的。“偶像團體”與“歌手組合”之間的界限就模糊一些,二者既有交集也有差異,最重要的差異,就是盈利模式。
歌手組合賴以生存的根基是唱片經濟。出唱片、拍攝MTV、舉辦演唱會……一切皆圍繞音樂本身來進行,即使上綜藝,跑通告,大多也是為了新專輯/唱片的宣傳。
2001年出道的S.H.E.是不少90后的“童年回憶”(現(xiàn)在的Selina看到這張照片不知道會是什么心情) (圖片來源:網絡)
偶像團體則完全是“以人為本”,除了唱歌跳舞,他們會更熱衷于對成員個人魅力的展示,通過頻繁地參加綜藝節(jié)目、舉辦各種形式的粉絲見面會以維持曝光度以及與粉絲保持互動。團隊里個人的人氣會帶動團隊粉絲量的增長,而團隊的曝光又會增加個人粉絲的數量。
在此基礎上,唯飯(只喜歡團隊中某個成員的粉絲)、團飯(喜歡整個團隊的粉絲)、CP粉(將團隊中某兩個成員當做假想情侶來喜歡的粉絲)等等進一步細分,形成一個個頗具規(guī)模的組織,自發(fā)地為偶像宣傳造勢,盡管各粉絲團體之間利益目標不同,但他們的偶像消費和應援資源最終都會匯成一股洪流,為經紀公司帶來巨大的利益。
早期的歌手組合與偶像團體之間界限更為模糊,因為盈利模式單一、曝光渠道有限,成員的訓練時間也比當下的“快餐型”偶像更長,最早的一批組合已經很難簡單粗暴地說他們只是歌手或只是偶像,比如小虎隊。
最近十年,二者的分界線變得越來越明顯,在歌唱這個類目上,歌手組合固然比偶像團體更為專業(yè),但其成就與收益也基本來自于唱片和單曲的銷售、演唱會收入以及一些歌唱類綜藝節(jié)目等等。偶像團體相比歌手組合,吸金渠道就要廣泛很多,包括唱片,綜藝節(jié)目、粉絲見面會、周邊售賣、出演偶像劇甚至建立個人品牌,總之只要有人氣,就能將其變現(xiàn)。
老牌國民偶像團SMAP,至今已成立28年。(據說一眼能認出瀧澤秀明的都暴露了年齡) (圖片來源:網絡)
明確這些差別以后,一個團是偶像還是歌手,其實并不難界定。
偶像團體的興盛
算起來,現(xiàn)代娛樂產業(yè)里的組合、團體這種模式最早應該是發(fā)跡于音樂圈。流行音樂在世界市場已有近百年歷史,但亞洲市場的音樂產業(yè),直到上世紀80年代才開始迎來繁榮。先進簡易的播放器材(收錄機、磁帶)的普及,讓唱片公司與藝人有了更多的盈利機會,偶像團體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中產生的。1988年,日本杰尼斯推出了男團SMAP,同年,臺灣的小虎隊也席卷了華語樂壇。
90年代,涌現(xiàn)出了一大批至今仍在活躍的偶像團體:1996年的HOT、1997年的早安少女組、1998年的神話、1999年的Arashi……在遠方的歐美市場,Backstreet Boys1993年出道、愛爾蘭的Westlife也在1998年以后紅透了半邊天。一時間,我們看到的組合形式已經越來越多樣。
日系偶像團體的里程碑:早安少女組(圖片來源:網絡)
2000年以后,CD的普及、互聯(lián)網的興起又帶來了一波偶像團體出道的高潮。2003年開始,韓國S.M.公司先后推出了紅極一時甚至至今仍然人氣不減的多個偶像團體,如東方神起、天上智喜、Super Junior、少女時代。Y.G.公司也緊隨其后,推出Big Bang、2NE1等人氣爆棚的偶像組合。日本市場上,杰尼斯男團全面發(fā)力,瀧與翼、NEWS、KAT-TUN、Hey!Say!JUMP俘獲了從少女到阿姨所有人的心。與此同時,秋元康帶著AKB幾百個軟妹殺進偶像市場,拉開“日本偶像戰(zhàn)國時代”的帷幕。
這一時期成立的偶像團體,與音樂的關系已經越來越淡,綜藝節(jié)目成為他們最為常見的曝光方式。在這十年間,即使是華語樂壇,像5566、183CLUB、飛輪海之類也好好風光過一陣子。
紅極一時的Super Junior,當年著實挑戰(zhàn)了我對男團人數上限的認知。(圖片來源:網絡)
2010年前后,T-ara與EXO相繼面世,加上之前存活的團體,日團和韓團的版圖,已經從亞洲蔓延到了歐美。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這個規(guī)律可以套用到各行各業(yè),包括唱片業(yè)。
在傳統(tǒng)唱片工業(yè)中,唱片銷量是唱片公司最直接的收入來源之一。上個世紀80年代,五大唱片公司控制著世界唱片市場,樂迷們對于唱片的消費正處于熱戀期,僅邁克爾杰克遜的《Thriller》就累計賣出了1.1億張,至今無人能打破這一銷量紀錄。然而,根據國際唱片業(yè)協(xié)會IFPI提供的歷年全球唱片實體銷量數據顯示,在進入2000年以后,全球實體唱片銷量開始明顯的持續(xù)下降。在2005年以后,下降幅度進一步增大,連續(xù)6年呈現(xiàn)負增長。從90年代才開始迎來唱片行業(yè)頭春的中國唱片市場,僅僅抓住了狂歡的尾巴。
唱片行業(yè)真正的輝煌時期,百萬銷量并不成問題。(圖片來源:貴圈)
1998年,Saehan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第一臺的MP3播放器——MPMan F10,在MPman F10為人們帶來了驚喜之后,美國的帝盟(Diamond)公司挑頭,于1998年底推出了Rio PMP300,從互聯(lián)網下載MP3歌曲的行為開始為人們所知。
早期MP3的推廣并不順利,因為無法保護歌曲版權,很快,傳統(tǒng)的唱片業(yè)巨頭RIAA(美國唱片工業(yè)協(xié)會)就以Rio PMP300侵犯了知識產權為理由將帝盟公司告上法庭,該項糾紛最終以帝盟的敗訴告終。
2001年,蘋果推出了數字媒體應用iTunes,在線付費的行為解決了版權爭議。到2005年,MP3下載已經成為網民們的下意識行為,而iTunes的單曲販賣模式也將傳統(tǒng)的專輯模式打得落花流水。排行榜從此進入了單曲時代。媒介的改變帶來了整個市場的變革,購買唱片變成了獲取音樂的非必要途徑,為了收集、為了音質、甚至為了限定禮品成為購買唱片的主要動機。
舉例來說,日本的唱片市場力挽衰退狂潮,到今天甚至成為世界第一大唱片市場,完全是偶像帶來的奇跡。
在Oricon歷年單曲年榜銷售冠軍銷量表中,以2005年為界,盡管年間總銷量相較于前幾年有所降低,但之后的這十年里,幾乎完全依賴偶像團體在撐門面。2010年以后,Oricon單曲周榜已經長期被各種偶像團體瓜分版面。排名向我們傳達了一個最明確的信息:從2005年開始,傳統(tǒng)歌手粉絲的消費力已經被偶像組合的粉絲打敗了。
2000年~2015年日本Oricon公信榜單曲年榜的冠軍作品及銷量,除了老牌國民偶像團SMAP以外,從05年開始榜單幾乎被偶像團體占據(05年“修二與彰”為KAT-TUN成員龜梨和也以及NEWS成員山下智久組成的限定組合),自2010年起,AKB48霸榜五年。(數據來源:維基百科)
2014年日本Oricon單曲排行榜TOP20,AKS與杰尼斯二分天下。(表單來源:musictvprogram)
擁有這么強大的吸金能力,并不是因為這些音樂有多么動人,恰恰相反,在只有音樂本身的iTunes下載榜單中,幾乎看不到任何偶像團體的影子。
2015年日本區(qū)iTunes下載排行20大單曲,真正的歌手仍然是主力軍。(數據來源:jpopstorm)
之所以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是因為經紀公司早在實體唱片銷量下滑之前就洞見了這件事,并賦予了唱片全新的價值:一種與音樂本身無關的價值。
以霸榜五年的AKB48為例,每次發(fā)售的單曲CD中會放有生寫(即生寫真,指未經修改的偶像成員沖洗照片)或者握手券(與偶像見面后可以限時握手的憑證,通常為4~10秒每一張)。由于AKB48系列團隊極其龐大,想要抽到自己喜歡的成員生寫的幾率微乎其微,收集癖粉絲不得不大批量購買;而握手券有限定時間,可以累加,也讓想要與偶像見面聊天的粉絲趨之若鶩。CD中更為重要的東西,就是選舉票。AKB48開創(chuàng)了最為吸金的總選舉模式,即以粉絲購買CD投票的方式確定AKB48 group成員的人氣排名,并以此來決定下一張單曲的錄制陣容。成員在團隊中的地位與選舉排名直接相關,而成員是否可以參與新單曲錄制、是否可以參演MV、是否有更多機會在媒體面前露面,都靠選舉確定。這樣,積攢選舉票就成為了支持偶像最重要的方式。獲得選舉票的唯一渠道,是購買實體唱片。
因此,在這樣的一種運營方式下,唱片已經不再是音樂,而是一種最為簡單粗暴的“賣人氣”行為。加上日本本土極其嚴格的版權環(huán)境,唱片的銷量就成為了既虛幻又確切的真金白銀。
為準備總選舉,日本某粉絲購買了3400張CD以籌集選舉票支持真愛。那么問題來了,選舉票和生寫拆出來以后,這些CD還能用來做什么呢?(圖片來源:Twitter)
華語樂壇與日本市場則呈現(xiàn)出截然相反的數據情況:在實體唱片的銷量排行榜中,老牌歌手仍然保有一席之地,新晉歌手中,曾經小眾的民謠樂隊或歌手也分到了一杯羹,不知道這能不能給那些常常說著“搖滾已死”“民謠已死”的小青年們一絲寬慰。
2015年第十四周華語實體唱片銷量信諾榜,鮮見偶像。(截圖來源:sino-chart)
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是因為國內市場的粉絲經濟才剛剛起步,盜版橫行的環(huán)境也決定了國內無法直接照搬AKB模式。查詢同時期的網絡榜單,仿佛進入了另一個世界。偶像團體和偶像藝人雄霸天下,數據之高,大有秒殺BOSS怒刷裝備之勢。
亞洲新歌榜2015年10月月榜TOP20,在與實體唱片銷量榜時間相差不遠的網絡打榜中,偶像團體顯然占了更大的優(yōu)勢。(數據來源:亞洲新歌榜)
追捧偶像卻不為偶像買單,個中原因,值得玩味。
日風韓風,刮的從來不是同一陣風
少女時代與AKB48的區(qū)別可不僅僅是人數那么簡單,S.M.一眾長腿歐巴,也完全有別于J家那幫丑萌丑萌的洗剪吹小哥。
日本的偶像選拔與韓國的造星運動有著完全不同的運營模式。我們嘗試著用男團來分析一下運營模式,用女團來分析一下賣點內涵。
以韓國S.M.公司和日本的杰尼斯家(Johnnys事務所)為例,S.M.的成立晚于杰尼斯,當李秀滿決定為韓國造星的時候,日本的造星模式已經非常成熟了,可以說,S.M.的培養(yǎng)模式不無對杰尼斯模式的借鑒之處。
杰尼斯的培育方式與賣點都是養(yǎng)成式的,并且非常重視實戰(zhàn)。未出道的小Jr們也會被組成團隊,為已出道的熱門團隊伴舞演出,積累真實的舞臺經驗。在S.M.公司,Jr制度被優(yōu)化為了練習生模式,舞臺實戰(zhàn)被密集而艱苦的訓練所取代。
可以這么說,杰尼斯希望粉絲們看到所有成員從小Jr到出道的成長過程,而S.M.則更愿意給粉絲送出一個已經打磨完工的成品。這兩種模式對于粉絲來說也許各有所長,但對于藝人來說,尊重個性、突出個人特色的Jr模式壓力自然要小得多,這也是S.M.近幾年頻發(fā)解約事件的原因所在。
此外,杰尼斯還有一個重要的盈利渠道:販賣周邊(與藝人有關或印制了藝人形象的普通商品)。杰尼斯對于旗下藝人的肖像權管理極為嚴格,一方面是保護藝人不受侵害,另一方面,也是牢牢將周邊的版權控制在了自己的手上,粉絲想要購買和收集偶像周邊商品,只需要通過官方渠道,對于粉絲來說,也帶來了一種“限定感”以及“榮譽感”。就像真正的商品售賣那樣,品類越多、銷售額越高。因此,杰尼斯家的偶像越多,周邊也就賣得越好。
Hey!Say!Jump!是杰尼斯系出道平均年齡最小的組合。成員個性鮮明是J家的典型特征。(圖片來源:網絡)
“完美”型的EXO,是用汗水灌出來的。(圖片來源:新浪音樂)
盡管非粉絲會誤認為少女時代和AKB48都是面向男性的偶像,區(qū)別只是性感和可愛,但事實上,這兩個團隊都存在著大量的女性粉絲,其賣點也絕不僅僅是外表屬性。
09年開始,AKB48開始走“國民勵志偶像少女組合”的路線,除了萌與搞笑,還順帶販賣愛與夢想。成員之間的羈絆、為了成為p而付出的汗水、失敗的不甘……當這些情緒被集中展示的時候,歌舞、演藝統(tǒng)統(tǒng)成了不太要緊的事情,對于粉絲來說,此刻的偶像不是一個高高在上的虛擬人物,而是一個需要他的支持與呵護的平凡少女,從此因她的成功而喜悅,因她的失敗而感傷。這種代入感是致命的,也是AKB飯很難脫粉的原因之一。
AKB……總之綜藝才是主業(yè)(圖片來源:百度AKB吧)
“完美偶像”
日團與韓團已經形成了各自特有的風格,而受眾也幾乎固定下來。
這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國內的經紀公司。一方面,國內人口之多、偶像消費市場之廣讓經紀公司看到了希望,但另一方面,因為回報周期,國內經紀公司沒有足夠的資源與耐心去打磨一支韓式的優(yōu)質軍團;而習慣了接受的國內粉絲,還沒有養(yǎng)成對于半成品藝人的審美。
國產偶像:一切才剛剛開始
對日韓模式流于表面的盲目模仿已經導致國產偶像團體亂象叢生,曇花一現(xiàn)的小公司偶像團體比比皆是:有號稱要挑戰(zhàn)AKB48的山寨女團“萌萌噠”,有想要學杰尼斯養(yǎng)成模式的低幼女團“mini girls”,還有難以描述的“Sunshine組合”……運營思路混亂、甚至不構成真正的運營,低成本小制作,企圖以噱頭奪天下的“偶像團體”們在低門檻的網絡市場里如雨后春筍般冒出,然而,除了讓眾網友感受到春雷滾滾以外實在難有所為。
平均年齡只有5歲的河南美少女偶像團“mini girls”(圖片來源:大豫網)
號稱“中式萌系大型少女偶像團體”的“萌萌噠天團”。艱苦樸素,似乎請不起修圖師。(圖片來源:百度百科)
韓團漫長而艱苦的訓練形式、流水線一般標準的造星規(guī)模和強大的推廣資源,都是國內經紀公司力所難及的。因此,無論表面呈現(xiàn)出來的風格與流派為何,本土經紀公司在運營模式上顯然更愿意從低門檻、高成長值的日本模式上手。目前唯二吸引到關注的國產偶像團體,便是這樣“試驗”出來的TF-boys與SNH48。
TF-boys所屬的時代俊峰,在最初是有意參考杰尼斯這種養(yǎng)成路線的,但問題是:TF家族練習生在出道之前,曝光度極低,實踐經驗也幾乎為0。當三個男孩子紅起來的時候,大部分路人的反應都是:“這幾個小孩是哪里冒出來的?”
盡管《TF家族練習生》在推出TF-boys之前已經辛辛苦苦在網絡上耕耘了兩年,但從早先的關注度與后來爆紅之間的差值來看,TF-boys的走紅是有一些運氣成分在的。沒有學到杰尼斯把所有團隊玩成一個聯(lián)盟、大團帶小團、互相導粉絲這種運營精髓,加上資源利用不當、新人曝光不足,目前依然是三個小紅人一家獨大,后續(xù)是不是還能出現(xiàn)更多優(yōu)秀的男生團體,還很難說。
時代俊峰TF家族練習生,只論顏值,比當年的小Jr那可是高多了。(圖片來源:TF家族練習生官方微博)
與48g的其他團隊一樣,SNH48也有握手會,工作人員會在一旁使用秒表確認握手時間。(圖片來源:ELLEMEN)
SNH48最新EP《源動力》官圖,也許是日系軟妹風在國內有些水土不服,造型師帶著她們走向了少女時代,盡管依然使用48G的推選模式,但運營方似乎也有意嘗試開拓偶像宅以外的市場。(圖片來源:SNH48官方微博)
所以,SNH48也有著48G這幾年來的一直存在的一些毛病,比如缺少過硬作品。比起左手右手慢動作,SNH48并沒有什么流傳到非粉絲圈的熱門曲目。最近的MV《梅洛斯之路》雖然號稱大作,編舞之松散無力也是讓人看得有點尷尬。SNH要走出上海小劇場,單憑一個《國民美少女》恐怕還遠遠不夠。
盡管偶像團體的興盛是一種“天下熙熙皆為利來”,但縱觀目前的國內情況:經紀公司疏于版權管理,盜版音樂遍布全網;疏于對偶像的肖像權保護,非法周邊隨手可得;疏于對偶像的隱私及人生安全保護,私生飯屢見不鮮;多數粉絲還停留在隨手轉發(fā)表支持的“白嫖”階段,并不懂得消費偶像的正確方式;偶像對自己的定位還不夠精準,同質化嚴重,個性不夠鮮明……這些既是目前國內偶像市場的劣勢,也是機會。因為這些問題,都是未來可能會得到解決的,當這些問題逐一解決,這一塊市場會有多大,難以估量。
一言蔽之,偶像團體之所以越來越多無非是因為粉絲經濟的興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