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士包有很多種類,如日常使用的挎包、背包、拎包們,對于多數(shù)女性而言,她們的包包在男人眼里一向都是個黑洞,你很多時候都不知道究竟里面裝了什么會如此的沉,當(dāng)有人問到你包里都裝了些什么的時候,好像包包連接的是一個哆啦A夢的口袋,從里面什么都能掏的出來。
其中有一種特別不實用的包包種類叫做手包,handbag,也可被翻譯為clutch,clutch更多的時候是跟晚宴包evening bag聯(lián)系在一起的。雖然翻譯成中文都是“手包”,但handbag在英文里卻分許多不同的種類,比如你老媽上街買菜隨手拿的裝零錢和手機鑰匙的小包可以叫做手包,而明星們在紅毯上拿的blingbling小包包也叫做手包,總之只能用手拿的包都叫手包就是了。比如昨晚Michael Kors和某雜志合作辦的#Young China#互動影像展上的劉嘉玲。
手包有個顯著的特點就是小。所以會顯得方便攜帶,但同時由于空間狹小,所以只能放進(jìn)去極少無數(shù)的小型雜物,比如一串鑰匙,幾根香煙。時尚總是由上而下的滲透傳播,如今我們手里用來裝點小雜物就能出門的手包也是由晚宴包clutch演變而來的。先說clutch,這種純靠手拿極具裝飾性的mini包對日常來說簡直是反人類的設(shè)計,因為首先,他們多數(shù)只有樣子基本沒有功能性可言,它們多數(shù)甚至都裝不下你的iphone6 plus;其次,對于丟三落四的人簡直是災(zāi)難,隨時可以轉(zhuǎn)眼不見。
但手包本來就不是讓你當(dāng)包來用的啊。手包自誕生之初就是跟晚宴這種活動聯(lián)系在一起的,追求的并不是功能性,而是搭配性。手包歷史上的重要事件是在1930年代珠寶品牌 Van Cleef & Arpels(沒錯就是那個四葉草的梵克雅寶) 品牌制作的Minaudière (法語:化妝品小盒),由此開始,各大珠寶品牌開始制作手包,而后時裝品牌也開始出售手包。跟愛馬仕的鉑金包一樣,有需求才有產(chǎn)品,這個Minaudière靈感來源于美國社交名媛,熱愛贊助藝術(shù)的 Florence Gould,她特別喜歡把自己的隨身物品裝在一個特制的香煙盒子里。所以下圖這個產(chǎn)于1935年的Minaudière更像是一個機關(guān)重重的煙盒。
所以,手包這種東西,漂亮就行了,還要什么功能性。一開始上層階級的女士們用手包更多是把它當(dāng)做珠寶來搭配,這也就是為什么最早做女士手包的是珠寶品牌。雖然如今奢侈品時裝品牌也會推出一些手包產(chǎn)品,但除了Alexander McQueen的骷髏頭手包讓人印象深刻之外,更多讓人印象深刻或設(shè)計獨特的手包是由專門的手包品牌制作的。
手包熱度持續(xù)居高不下,也帶火了這兩年正流行的迷你包,基本上是大牌們把之前的經(jīng)典款改成濃縮款,來應(yīng)對這個所謂迷你風(fēng)走紅潮流。不免讓人覺得沒什么新意。但是大部分妹紙們根本不介意,尤其在中國,小包的size對于亞洲人體型的要求放寬了很多,不像大包想要背出范兒,必定要有足夠的身高,才有足夠的氣場,看秀場外的模特背得那叫一個瀟灑帥氣,可是小巧的亞洲妹子卻很難hold住。
更重要的是品牌在大包這個紅海里廝殺多年,已經(jīng)有點力不從心,剛好開辟這個新領(lǐng)地那自然得重點投入。許多定制的手包品牌在材料和造型上都腦洞大開,具有豐富的創(chuàng)造性。比如Olympia Le-Tan品牌,手包變成了書,牛奶盒子,圓形盒子,總之就是不像手包。
還有手包界的常青藤judith leiber,把各種實物造型放在手包上,完全就是鑲鉆的埃菲爾鐵塔,鑲鉆的奶油蛋糕,鑲鉆的金魚,鑲鉆的鸚鵡,總之就是鑲鉆。對了,sex and city里它粗線的頻率可不低噢,尤其是那個埃菲爾鐵塔讓人印象深刻。
Edie Parker品牌喜歡用丙烯酸塑料來做手包,一閃一閃亮晶晶,看起來先鋒前衛(wèi)一些,但也美得不行。價格上也絲毫不含糊,在1000-2000美金不等。
總之,手包這種東西呢,本來就是存在于名流晚宴和紅毯之上的,所以當(dāng)然不是拿來當(dāng)包用的!更不要要求它有什么功能性,能裝多少東西,美和實用性它顯然是站在美的這一邊,所以價格也讓一般人望而卻步。而至于手包的形狀為什么都以方形居多,大概是因為人們至少還是想在里面塞下一只智能手機吧。